緬甸近代孫倫禪法
世間流傳
「孫倫禪法」已有上百年……

三藏高僧素旦剌的原本法名是「東達拉」,自二十五歲獲得「持經藏」頭銜之後,由於備受仰光「孫倫禪修中心」(Sunlun Meditation Centre)的僧侶與信眾的高度關注,透過雙方的共識,東達拉尊者接管了仰光孫倫禪修中心,成為孫倫禪法傳承者,從此世人稱他為「孫倫師父」。後來通過三藏會考,世人則改稱「孫倫三藏高僧」。

世間流傳「孫倫禪法」已有上百年,由長老迦毘(Bhaddanta Kavi) 推行呼吸禪修方 法,大凡跟著長老學習禪法的行者都獲益良多,自此世人稱其為「孫倫大禪師」,為孫倫禪法的鼻祖。

長老迦毘生於西元1877年,緬甸中部敏建市 (Myingyan City)孫倫村為故居之地。從小家境顛連貧苦,農業家庭終年下田耕作,無緣到學校求學,因而成為文盲。成年後娶妻生下五位孩子,僅活一位兒 子,嘗盡了喪失子女之悲慟,面對著世間對他的冷酷 無情。

因緣成熟時,他即使不懂佛經法義,一旦聽到安 那般那禪法 (ānāpāna-sati,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那的方法)的字眼,使他整個人激起法喜。自此一心想學習禪修方法,內心不再嚮往世間法,被佛法所感 化。但因為家庭妻子的牽絆,成了想出家修行的障 礙,不得已只好帶髮修行多年。由於具足宿世波羅密 的他,仍以在家者的身分,在禪修過程中得到三次的 特殊境界,後來出家為沙彌,仍以沙彌的身分,在禪 修過程中又得到最後一次的特殊體證,當年已經是 43歲。是年底登壇受戒,成為比丘(以下均稱長老) 經由當時的僧團、高僧、大德的檢驗,迦毘長者的禪修體會著實以無言喻,境界超然,似乎已經修成「所 作皆辦,不受後有」的果位。

迦毘長老本身不識文字,更不會閱讀巴利三藏經典,但迦毘長者的禪法體會往往符合經典,對他人講授的禪修道理也不離經典法教。換言之,修行的體驗與經文如出一轍,因此許多熟諳經文的高僧大德為之嘖嘖稱奇。甚至,有人以惡作劇來檢驗迦毘長老是否已證得阿羅漢果,譬如:在迦毘長老後面放鞭炮,迦毘長老絲毫沒有驚嚇(因為阿羅漢聖者從不驚嚇)。

偷偷在迦毘長老要喝的飲料裡加酒,酒一旦人阿羅漢之口即失去酒的成分,所以迦毘長老也沒喝進去酒。

另外,有一輛來勢洶洶的馬車對著迦毘長老迎面而來,迦毘長老從容不迫保持鎮靜,馬車卻倒地翻滾。

有位婦女Daw Nywe Bon前來語教迦毘長老,尚未提問之前迦毘長老己回答她的問題。迦毘長老一生出現多次神跡奇事,言行舉止中不見煩惱的表現。

迦毘長老教禪多年,從未對修行者說過他已經修到什麼程度。即使某位禪修者已修到極崇高的程度,假如有人問起,這位禪修者是否已經修成正果了呢?迦毘長老至多只會說:「也許他就是嘍。」因為修行者本身皆能自知。

當時的許多學問僧都認同迦毘長者的禪法,並無人指出孫倫禪法的不足之處,與不如法之處。長老圓寂於1952年,世壽75歲,戒臘28夏。圓寂後遺留聖體,迄今完好不壞,世人因而認定迦毘長老已經證得阿羅漢果。道行高深的迦毘長老,深得緬甸信徒的崇敬。緬甸人不敢宣稱長老法名,以為不敬,因此,依緣於長老的出生地孫倫村為名,尊 稱為「孫倫大禪師」,或稱為「孫倫大長老」。

孫倫禪法以「強烈呼吸法」聞名於國際。根據《孫倫禪師廣志》中記載,可略知禪修方法概要。書中以寥寥三要點:「觸、知、正念」闡釋了整個禪法的精髓要領。

˙觸
一呼一吸時,氣息會撞擊到鼻孔的周邊,因此在某一處會產生「觸點」。首先讓自己的心繫在這個觸點,當然那是在禪坐時,心要繫在鼻孔,假如在行走時,心要繫在腳與地面接觸的「觸點」;吃飯的時候,心要繫在手與食物(用手抓食物來吃)的觸點。致力於將自己的心維持安住在當下的「觸點」。

˙知
自己的心維持安住於當下的「觸點」,確實需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覺知當下的「觸點」。在行、住、坐、臥的四威儀之下,對於任何觸點,心需要如實覺知明瞭。

˙正念
從如實覺知明瞭的部分,建立起「正念」。換言之,觸點無所不在,心需要隨之覺知觸點,因此時時需要提起正念。

˙從呼吸禪法轉為「受念處」
專注於呼吸的出息入息,時間久了,色身難免會出現痠、痛、麻、脹、冷、熱等各種各樣的苦受。假若苦受已明顯,此時心會轉向專注於苦受。不可否認。一開始心轉向專注於苦受時,專注的心與苦受往往無法對準,或許專注的心。

不想面對苦受;或許專注的心偏離了苦受,此時,以正常呼吸的身心需要調適到適中狀態。五根達到平衡時,心立即證入到寂滅的境界。好像生命流轉於一整個輪回所累,當下所有內心的疲累頓時寂滅沉靜下來。

由此佐證,實踐「四念處毘婆舍那」禪法的重要性,證得涅槃的唯一途徑即是「四念處」禪法。孫倫禪法從「受念處」入門。南傳三藏經典裡的禪修公案,記載過去許多古德高僧往往依「受念處」禪法紛紛走上解脫道路,證得了涅槃境界。

孫倫大禪師以「觸、知、正念」再轉修為「受念處」的禪修方法教導全緬甸。孫倫大長老有一句警世之語,值得在此分享。

若是無明,則須力求生起「明智」。
無明之下身的行為,將會造成「苦」的結果。
無明之下口的言語,將會造成「苦」的結果。
無明之下意的思惟,將會造成「苦」的結果。
不想造成「苦」的結果,那就不要造惡,力求生起「明智」。
無明之下的每一舉每一動,已然構成「不善 業」,最終會成熟為「不善果」,豈可不慎乎?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