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中懷有出家願
一般緬甸人的家庭,讓自己的子女
短期出家,視其為光耀門楣之事……
一般緬甸人的家庭,讓自己的子女短期出家,視其為光耀門楣之事,也算盡父母的職責。藉著參加短期出家的活 動,讓自己的子女有機會繼承如來家風;體驗出家人的清淨 生活。如此良好的風俗文化,在緬甸國內行之有年。《新唐 書˙列傳第一百四十七-南蠻》詳細記載了早期緬甸的全貌。緬族人的前身驃族人一生當中自願短期出家,已然蔚為社會風潮:
「驃國青甓為圓城,周百六十里,有十二門,四隅作浮 圖,民皆居中,鉛錫為瓦,荔支為材。俗惡殺。拜以手抱臂 稽顙為恭。明天文,喜佛法。有百寺,琉璃為甓,錯以金 銀,丹彩紫礦塗地,覆以錦罽,王居亦如之。民七歲祝髮止 寺,至二十有不達其法,復為民。」
大約八世紀時,緬甸國內勢力最大的民族就是「驃族」,以音樂、舞蹈及藝術聞名天下,連唐德宗都特別欣賞 該國的音樂及舞蹈,因此驃國人曾經幾度來中國長安表演。 驃國有健全的國家制度,所以從文獻中可以看到,「 民七歲祝髮止寺」,意指驃國人民在七歲時,必須前往寺院,剃除髮鬚,出家為沙彌,並住在寺院裡學習佛法。在社會制度裡,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一次體驗出家生活,以期達到淨化 人心、祥和社會的目的。後來緬族人統治緬甸全國時,繼續 保留了這項良好的社會制度。
三藏高僧素旦剌的俗家眷屬具有濃厚的緬甸傳統文化思想。大哥到了十三歲,去寺院出家一年,父母希望素旦剌在家裡陪兩位姊姊,因此,沒讓他一起出家。當時內心既羨慕又失落,歡喜與憂愁交雜之下,只好自己拿剪刀剪下髮髻。過了一年,哥哥還俗回家,他就跑到寺院,求和尚讓他出家。寺院的住持看他十一歲,擔心年幼者的心性不穩定,還 是不讓他出家,就讓他先學習《吉祥經》、《慈經》、《本生譚》等。
時光荏苒,轉眼間又過了一年,他內心出家的意願依然強烈,再次求和尚讓他出家,當時和尚對他說:「請你家人過來。」於是,父親到了寺院,不知兩人相談為何?不久,和尚就對素旦剌說:「你可以出家了。」家人為他隆重舉行出家儀式,依鄉村的習俗,邀請出家僧侶到家裡供養,宴請所有村民;他就裝扮成悉達多太子的模樣,穿著太子裝,騎著馬遊街繞境整個村莊。許多人給他喝采祝賀,這是他生命當中第一次最開心的日子。
三藏高僧素旦剌從小樂於助人,尊老愛幼,恭敬三寶,經常杯裡裝水供佛,路上撿拾香花獻佛。因為有這樣的良好行為,加上品行溫厚良善,當他出家為沙彌時,剃度師尊者精通(以下均稱家師)依據其個性為他取名為「東達拉」―妙善之意。
出家之後,家師安排他先到寺院附近的「重閣僧學院」念書,當時的教授師尊者闍提迦 (Jotika),細心教授《迦旃延語法》、《攝阿毘達摩義論》等入門三藏學科。這兩本書非常重要,緬甸所有的僧學院都要教導這兩本書。那一年的學習奠定了他巴利語法的基礎,以及原始佛教的核心理論,俾益日後自己能閱讀巴利文三藏。素旦剌天生聰慧,任何課業幾乎難不倒他。然而出家以後,家師對他非常冷漠,整整一年 沒跟他說一句話,使得他內心特別難過,有幾度想還俗回家。
每天早上,隨著一群僧侶捧缽走鄉間小道,挨家挨戶乞食,這也是南傳出家人的日常功課,方便給在家人種福田的機會。沿途托缽乞食,有時順道回家看父母,訴說內心種種的感受:優婆塞、優婆夷(出家人對在家居士的稱呼)!家師好像不喜歡我在他那邊出家,除了教書以外,都沒跟我說話。」父親摸摸他的頭說:「小沙彌!家師怎麼會不喜歡你呢?乖……別想那麼多,努力讀書去吧。」當時望著父親,他頻頻點頭,表示聽懂了。雖然得到俗家父親的安慰,但他內心總是無法釋懷,緊閉著雙脣,淚己盈滿眼眶,一度哽咽無聲地回到寺院。
素旦剌慢慢長大後才逐漸明白,其實緬甸早期打罵教育非常盛行,出家師父要求比較嚴肅,觀察他的道心堅不堅固,管教也特別嚴肅。過了一年,家師果然肯跟他說話了:「小沙彌!你已經十三歲了」我現在就送你到僧學院念書。」那一天,素旦剌特別開心,好像消融了一整年份的鬱悶心情。
到了僧學院,他的佛學基礎比一般同學來得好,受到了教授師的器重與厚愛。在校期間,課業不曾對他造成壓力,輕鬆自在的日常生活當中,善用時間去閱讀更深奧的其他經典,豐富了他的佛學知識。因此,尚未成為比丘,光是沙彌身分就榮獲了「資格法阿闍梨」的頭銜,且以高分從僧學院畢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