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答眾生之恩

作為人更不應該

「忘恩負義」,必須「報答恩澤」……

在緬甸,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諺語:「一時樹下乘涼,終生不毀其樹。」這句話出自《本生譚˙比圖醯智者本生》,充分表達了終生莫忘受於他人的恩惠。這種菩薩報恩的觀念與故事內容,皆編輯在國民學校文學的教科書中,藉由學校教材來教育學生,這對一個國家的祥和與安定有直接影響。人都在群居生活中成長,不可否認彼此之間一定會有施恩與受惠。既然如此,作為人更不應該「忘恩負義」,必須「報答恩澤」。

孫倫三藏高僧素旦剌身為緬甸第十位三藏高僧念茲在茲「報答眾生之恩」這件事。從小在鄉間行腳,捧缽乞食,皆受惠於那些優婆塞、優婆夷的發心護持。當時有足夠的體力背誦三藏經典,不也是受惠於信徒供養的食物呢?或許,當時自己處於「寒窗歲月」,雖有心卻無能力立即回報眾生之恩,如今「一舉成名」榮獲三藏高僧頭銜之際,怎可忘記那些鄉下的布施信眾呢?而回報他人的恩情,可以用「實物」及「佛法」來回報,其中用「佛法」來回報最為究竟。

但是孫倫三藏高僧卻兼顧了這兩種方式來回報眾生之恩。自從成為三藏高僧,憑藉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出生的村莊,以及曾經行腳托缽過的三個村莊,開通道路,鑽鑿水井,接通電源,建造人工湖,興建佛塔,以及發放物資等。這些公共建設,不僅所費不貲,更須竭盡心力,過程當中全靠增上的心願來完成浩大的工程,實非一般力量所能及!

除此以外,每年定期為那些村民們舉辦佛學講座與禪修活動,讓他們有機會修福修慧。佛教鼓勵眾生「行功德」與「修智慧」,其中「修智慧」為主,「行功德」為副,因為修智慧與得解脫直接相應,所以孫倫三藏高僧以「禪法」來圖報信徒之恩為核心。每一場的禪修營前來參加的人數眾多,禪堂內人滿為患,座無虛席。大多數修行者都希望在三藏高僧膝下學習禪法。

每年雨安居,孫倫三藏高僧回到鄉下七日,舉辦五天禪修營。每天早上4:00,三藏高僧到

禪堂與禪修者一起作早課。4:30開始,陪同大家打坐一支香。約5:30左右,供養早

餐的信徒來到寺院供養早餐。6:30準時,三藏高僧上殿傳授八戒及教導禪法。9:00時,行者第二次進禪堂打坐。10:00左右,寺院提供咖啡、麥片,為修行者補充精力。

11:00用午餐,信徒也同樣提早來到寺院,親自烹飪既豐富又健康的佳餚,希望三藏高僧能吸收營養,充沛體力,更能為大眾教禪說法。信徒愛戴三藏高僧之情由此可見。

中午12:00至1:00午休。1:00時,行者第三次進禪堂打坐。下午3:00時,行者第四次進禪堂打坐。下午4:00,寺院提供非時漿。5:00準時,作晚課及打坐。晚上7:00,三藏高僧為大眾開示。

一場禪修營,孫倫三藏高僧親力親為領導大眾、傳授淨戒及教導禪法。每日提供法乳給信眾,無非希望這些信眾能長養功德。

所謂「風欲靜而樹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這句話隱隱然反映了此時孫倫三藏高僧的內心寫照。與其說他的父母來不及看到他成為三藏高僧的那一天,而使其無限感慨,倒不如說他有能力想要孝順父母時卻已經沒有機會了,而使其遺憾萬分。雖然以「法」來圖報上百位信眾,但卻來不及以「法」來孝敬自己的父母。「死魔」其實是鐵面無情,不會對任何眾生有一絲絲留情。

對於父母的去世,讓孫倫三藏高僧更加積極實踐道業。過去面對父母的去世,明天會不會要面對自己的去世呢?誰也說不準。要活多久不確定,去世乃是必然。孫倫三藏高僧深深明白「距離今天,下輩子比明天來得迅速」這番道理。 過了今天,也許不是理所當然的明天,而是生命流轉到下一輩子。有時下輩子的出現,介於今天與明天之間,尤有甚者,都還沒過完完整的今天,就已經是下輩子了。這如何叫他不積極努力修行呢?於是,每次回去鄉下,他都前往父母的墳前靜坐一支香,進而激發精進,速求解脫。

孫倫三藏高僧雖然來不及圖報父母之恩,但也不會因此而放棄他的一片孝心,只好常以佈施善行的功德回向給過世的父母。